雾笼天津
3月27日,天津受到大雾天气影响,市区能见度较差。
3月27日,天津受到大雾天气影响,市区能见度较差。
3月26日,第二十届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览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
近日,南开大学为构建新型智能化教学环境,设置了16间研讨型智慧教室。
3月21日,“第五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天津站活动在天津奥林匹克滑冰馆举行。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动漫园自2011年开园至今,累计注册企业已超6000家。
当日,天津中学举办劳动技能大赛,学生们通过厨艺展示、刺绣制作、废物再造等形式,比拼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乐趣。
作为全国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街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中心繁华地带的金街步行街近年来持续推动改造提升工作,不断完善消费环境。
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产业,依托保税维修、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等政策和人才优势,以临港区域为中心,全力打造海洋装备制造聚集区。
王玉珍是天津市和平区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在法律服务领域工作了20余年的她,自2016年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
近期,随着气温稳步回升,天津市各涉农区已全面启动春耕备耕生产工作。
3月8日,铁路天津客运段洗涤车间女工们也迎来了自己的节日。
3月4日,天津市红十字会在天津地铁1号线开展“津门专列,津生相髓”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
“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获得者石永苓,是一名扎根乡村的巾帼创业者。
2月28日至3月1日凌晨,天津市全市范围内出现雨雪天气。
2月26日,旅客们在天津站候车厅内猜灯谜。
截至2021年2月,清华天津高端院已集聚了涵盖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微纳制造与节能环保、生医机械与大健康、高端装备四大战略领域的39个团队。
乘务人员在车上与旅客开展了猜灯谜、剪窗花和文艺表演等互动联欢活动。
2月22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我国渤海再获大型油气发现——渤中13-2油气田。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位于天津市宝坻区,是与北京中关村携手,为配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而设立的科技城。
年过七旬的张伯礼仍十分忙碌,他的时间几乎被科研、教学、会议和管理工作占满,但心系患者的他,只要人在天津,每周都会抽出时间到医院坐诊。
新春伊始,天津港码头有序高效运行,卡车在集装箱堆场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2月20日,在天津市南开区南翠屏公园,游人划船享春色。
当日,由天津市红十字会主办的2021年红十字“救”在身边——群众性、普及性红十字应急救护专题培训工作启动。
庚子鼠去,辛丑牛来,新的春天“犇”腾而至。
当日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天津天气晴好,不少游客来到天津古文化街,在听相声、品美食、逛古街中寻年味。
众多就地过年的工人坚守岗位,赶制德国、美国的电动汽车企业的订单。
当日是农历大年初二,天津市古文化街年味浓郁,一系列新春活动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逛街赏景,感受年味。
旅途中乘务人员还为旅客送上春联、福字、医用口罩和消毒用品,共同防疫,用暖心的服务传递浓浓的新春祝福。
针对儿女在他乡驻守,父母在家乡过年的情况,为保障居家老人身体健康、节日安全,天津市河西区携手互联网企业搭建起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大沽灯塔,矗立在距离天津港船闸以东12.9海里的海面上。灯塔塔高38.3米,灯光射程17海里,1978年5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至今仍有专人值守。
“亿通行APP”“天津地铁APP”可在北京地铁、天津地铁通用,广大乘客出行更加方便。
2月5日,中国第十四届生肖画及国画优秀作品展在天津市河西区文化中心美术馆开展。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货运中心实现首月“开门红”。
中铁十八局的职工与就地过年的一线建设者一起写福字、剪窗花、包饺子,共迎新春。
2月4日,天津大学通过举办“暖心”活动,为寒假留校的部分中外学生拍摄贺岁写真、教写福字、剪窗花等,让大家欢喜过小年。
北京铁路公安局天津公安处民警深入铁路企业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天津航空联合天津市卫健委开展了“致敬战疫英雄”主题航班活动。
2021年1月28日,春运大幕拉开。
2021年春运自1月28日开始,至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
在天津市宝坻区史各庄镇有一处名叫“阳光福乐多”的大院,这里既是养老院又是助残就业基地,由“85后”的田丽超一手创办。
天津医院教学科专家为一线铁路民警进行现场急救技能培训。
说起爆炸,普通人可能会感到害怕甚至避而不谈,但38岁的师燕超却总会滔滔不绝地讲上一阵子。
夜幕降临,天津港附近海域风平浪静,海天一色。
消毒消杀人员深入到车库区域,对每天进出车库的列车进行消杀消毒作业,确保旅客安全出行。